您当前的位置:沙湾古镇旅游网 >> 新闻动态>>景区动态

每逢节气送贴贴|大暑小暑,有米懒煮

图片


是不是觉得很热呢?但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!俗话说:“热在三伏”。三伏天,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。大家出门在外注意做好防晒、避暑措施哦!


图片

图片


图片

图片

名字:荫嬉擎宝(砖雕)

*此纹样来自留耕堂第三进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

文字介绍:

留耕堂古建窗花,小暑清风穿雕甍。赤足小童擎如意,山石草木荫清凉。七百年砖纹流转,一瞬夏韵生清嘉。


图片


【节气物候】

图片

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”,当北回归线穿过岭南,蝉鸣与雷雨奏响盛夏序曲。岭南小暑有三候:荔枝垂枝染红霞(一候),凉粉草漫山飘香(二候),芭蕉叶底卧狸奴(三候)。此时岭南进入“龙舟水尾声,湿热交织中却藏着独特的生存智慧。


【舌尖风物】


老广常说“小暑大暑,有米懒煮”,这些消暑美食正当时:

  • 荔枝蘸酱油:增城挂绿配古法酱油,甜咸碰撞激活味蕾

  • 冬瓜盅:肇庆毛冬瓜挖瓤,填入薏米、瑶柱炖煮四小时

  • 凉粉草豆腐:韶关仙人草熬制,佐以野蜂蜜与山捻子

  • 三伏汤:新会陈皮配老鸽,加入木棉花干祛湿


在这么热的天气,走在古镇的街巷,为什么就有一丝丝的凉意呢?这就不得不说我们的——热知识!


【岭南传统建筑的通风系统】


图片


岭南传统建筑内部值得注意的风道是『冷巷』。外墙与围墙之间或相邻两屋之间的狭窄的露天通道,后者有人称之为『青云巷』,此巷高宽比大,受晒面积小,受晒时间短而长波辐射少、空气温度较低而成为『露天冷巷』。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可知,冷巷是截面积较小的风道,其风速会增大,风压会降低,与冷巷接通的各房间的较热空气就会被带出冷巷,较冷空气就会进入补充,达到通风效果。


图片


岭南传统建筑内各种门窗口、天井上部的井口、甚至敞厅口都可以视为通风口。在太阳辐射作用下,天井地面和敞厅屋顶下表面温度都升高,发出的长波幅射分别加热天井近地空气和敞厅内空气。天井热空气因容量减少而上升,上升至天井上部开口后在空中扩散。于是,天井下部空气压力较低,厅内下部空气压力较高。在压力差作用下,厅内下部空气向天井流动,补充天井下部空气上升后的空间。与此同时,天井上空温度较低,容重较大的新鲜空气从檐口底部流入,经两廊进入敞厅,补充下部空气往外流走的空间。于是就形成厅内较热空气从下部流出,较冷空气从上部流入的对流换热状态。


 

图片


以上建筑类内容选自汤国华老师的《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》


(沙湾古镇也有关于古建筑科普的研学课程,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致电:020-84736168咨询哦!)


每逢节气送贴贴


在次链接评论区内,分享你的“避暑妙招”,小编将揪出10个幸运儿送出“荫嬉擎宝”一份!

活动时间:2025年7月11日10:00截止评论

(幸运儿们,小编会在后台与你们联系哦~~~)

或者可以在微商城进行选购哦~~~

组 3.jpg
图片
图片



图片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
广州市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全案策划 公安备案号:440113020009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