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沙湾古镇旅游网 >> 沙湾印象>>诗韵香泽 古祠流芳——记沙湾镇古祠堂留耕堂

诗韵香泽 古祠流芳——记沙湾镇古祠堂留耕堂

诗韵香泽 古祠流芳

——记沙湾镇古祠堂留耕堂

□谢海燕

曾经有历史学家说过,沙湾留耕堂所代表的宗祠文化具有典型性,其规模哪怕在全国千千万万的祠堂中也是出类拔萃的。留耕堂即沙湾何氏大宗祠,始建于1275年,占地面积3334平方米,经过近800年的历史积淀,留耕堂已成为凝聚何氏宗族文化和岭南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,是沙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。

 

  追寻历史几经变迁

 

  在沙湾800余年的历史中,有一个势力显赫的强宗大族,对本地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。他们在这里置地开田,富甲一方,培养出许多达官名士,成为享誉珠三角的望族。它就是与"石楼陈、员岗崔、南村邬"并称为番禺4大名族的“沙湾何”。

 

  留耕堂的故事,便要从这“沙湾何”说起。1233年,先祖何德明迁来沙湾,在这里繁衍生息,日渐兴旺。40余年后,何族集资建起留耕堂,但在时局动荡的元末即被毁于一旦。大约过了30年,明朝洪武年间,族人重新建起了留耕堂。为了更好地遵守礼制,满足不断增多的族人需求,1440年,何氏决定扩大祠堂,将留耕堂拆毁重建。清朝初期,沙湾乡各大宗族的奴仆会同乡民,组成“贯义社”在沙湾起事。他们以反抗乡中富人为目的,追杀族人,焚烧祠堂。在这次“奴反主之乱”中,留耕堂的前门和仪门全被焚毁,堂内也遭不同程度的损坏。时隔不久,为断绝沿海居民与台湾郑成功的联系,防止祸乱,康熙下诏沿海居民全部向内地迁徙50里。受“迁海事件”的牵连,留耕堂被视为尊崇明代的建筑而被拆毁一空。

 

  1688年,复乡的何族人开始重建留耕堂,但只是草草了事。直到1700年,才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建。经过34年的改造,一座雄浑的何氏大宗祠终于展示在世人眼前。这就是现在看到的留耕堂。

 

  古祠流芳显何族辉煌

 

  在古代,宗祠的规模大小体现了一个宗族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多方面的实力。留耕堂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都属罕见,沙湾何的实力可见一斑。然而,留耕堂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此,对何族来说,它是一族文化的象征,是沙湾何显赫的标志。

 

  何族是一个洋溢着书卷气息的家族,世世代代崇尚诗书。为鼓励族内子弟读书,何族建立了一整套奖学制度,凡在科举考试中中第者,都可获得祖荫。对何族子弟而言,读书不仅脱离贫困的一种方式,更是获取功名、光宗耀祖的最好途径。

 

  留耕堂前的水风塘边,竖着许多条形石块,被称为旗杆夹。清朝曾有规定,凡是考中举人,给牌坊银20两,用来制作旗杆匾额。在小小的沙湾乡,通过省级考试的举人不计其数,其中何氏子弟就占据了一大部分。

 

  推开留耕堂大门,迎面而来的是“诗书世泽”牌坊。从一世到五世,何氏登科为官的历史几乎没有中断过。明代著名理学家、书法家陈白沙有感于何氏深厚的文化积淀,便题写了“诗书世泽”4个大字,成为何族文化与辉煌的最好诠释。

 

  如果说“诗书世泽”说的是何氏崇尚书墨的宗族文化共性,“三凤流芳”则是最突出的典型,正如塔尖上最耀眼的明珠。北宋政和年间,何棠、何栗、何榘三兄弟参加殿试,全都考中进士。那时的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,是全国最高级别的考试,而在短短的政和年间,一家竟出了3个进士,世所罕见。这是何等的荣耀,在何氏家族史上书写下最灿烂的一笔。

 

  何家的进士不仅仅只有这3个人。沙湾始祖何德明迁来后,他的儿子何起龙中了进士。100多年后,何起龙的曾孙何子海延续了祖辈的辉煌。他不仅极具文采,为官也十分清廉,深得明初名士宋濂等人的赏识。为表彰何氏曾祖孙俩的功绩,广东行省中书参知政事郑允成为何起龙立了一块金石绿底的“大宗伯”楷书横匾,置于留耕堂的象贤堂内。

 

  恢宏建筑聚艺术精华

 

  许多人来到水风塘前,都说留耕堂很美。这种美既有大气磅礴之美,又有精雕细琢之美。广阔的地域、厚重的大门、连绵不断的雕梁画壁,带给人的是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;精致奇特的建筑装饰、美仑美奂的雕塑艺术,又为人带来了一阵清新的岭南水乡之风。

 

  留耕堂占地广阔,为五开五进的建筑,在岭南的祠堂家庙中十分少见。它依照中国古典殿堂式结构,坐北朝南,沿中轴线对称分布。留耕堂前后跨度达82米。在没有钢筋凝聚土支撑大空间建筑的年代,仅仅一座建筑就有如此跨度,实属不易。正因为祠堂规模宏大,所以需要用大量柱子来支撑,柱多也就成为了一大特色。留耕堂内的柱子全部采用优质的木石,共有112条之多。其中,最大的象贤堂有28条巨柱,每根巨柱要两人才能合抱。

 

  沙湾是“民间雕塑之乡”,这里的雕塑远近闻名,在留耕堂中大量体现。正门屋檐的斗拱之下,33个驼峰一字排开。驼峰是特有建筑装饰,在古建筑中很难见到。若不仔细看,还以为只是简单的重复。实际上,这33个小小的驼峰雕刻着繁复的人物故事、虫鱼鸟兽图案,而且每一个都各有姿态,与众不同,着实可见建造者的良苦用心。全祠之中还有一处木雕杰作——《衣锦荣归图》。在正门牌匾下,悬挂着一幅5米长的人物故事图画,生动地叙述了先贤科举出仕后荣归故里的情节。画中各人形神兼备,惟妙惟肖,实为木雕艺术中的精品。

 

  在“诗书世泽”牌坊的上,有一条沿正脊横卧的龙。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龙,而是用灰塑制成的回龙。中国古典的建筑布局讲究对称,建筑装饰也不例外。“诗书世泽”上的回龙恰恰打破了两边对称的俗套,回首望尾的姿态在古建筑中甚为罕见。

 

  留耕堂的石雕也十分抢眼。东西鼓楼外墙的砺石浮雕虽是清初的作品,但浑厚古朴的刀法,仍明显地保留了明代的风格。所雕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,活灵活现,呼之欲出。

 

  镂空的人物故事雕刻和精致的窗花显示的是砖雕艺术,它们与无处不在的木雕、石雕、灰塑,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,共同组成了留耕堂的精美画卷,把留耕堂装饰成了岭南建筑艺术的宝殿。

 

  走进留耕堂,也许你会执着于何族显赫的过去,也许你会感伤于岁月磨过的痕迹,也许你会惊叹于鬼斧神工般的艺术画卷……留耕堂有太多精彩值得回味

 

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
广州市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全案策划 公安备案号:440113020009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