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湾飘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。传统的沙湾飘色造型别致、制作精巧,连接“飘”和“屏”的“色梗”尤其精妙。在多年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,如今的沙湾飘色规模宏大、内容新颖、影响广泛、组织严密。近年来,沙湾多次举办飘色巡游,成为最具沙湾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之一。2008年10月,沙湾成功承办了“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(抬阁)艺术展演与评奖活动”,参赛的两板色均获得金奖和优秀入围奖。

都市在线沙湾飘色特辑

组成

沙湾飘色,在结构上由三个部分组成:一是色柜,即活动小舞台;二是色梗,即支持用的钢枝;三是扮演“色”的演员,坐在下面的叫“屏”,一般由10-12岁的小演员扮演,上面凌空的叫“飘”,一般由3岁上下的小孩扮演。

特点

沙湾飘色在色彩艳丽,造型大方、装置奇妙、讲究力学、内容含蓄的特点。在“飘色”游行时,每两板飘色之间配有一台八音锣鼓柜,形成声、色、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。人民看过“飘色”表演之后,尽情联想,其乐无穷。   沙湾飘色是南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奇葩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

据说,沙湾飘色于清代由员岗传入,由色柜、屏、飘组成。飘与屏由色梗相连接,呈示于由人抬着的色柜上。在色柜上坐立的人物称屏,屏以道具凌空撑的人物称飘。其内容所表现的均为除恶扬善的神话、小说、戏剧人物。已挖掘出来的传统题材的飘色有近百板。

飘色的传说

沙湾飘色究竟起源于何时,以及如何产生,在沙湾当地,一直以来流传两种说法:一种说法是,清代粤剧艺人李文茂率众响应太平天国起义,最后失败,清朝廷大为震怒,明令严禁粤剧。当地群众想看戏却又看不成,于是想出新的法子,以小孩扮成戏曲中的人物,抬着在各村游行,似演习但又不唱戏,也就产生了如今熟知的飘色。

另一种说法是,在明代,沙湾人李路远(传说是宋末殿试第三名,也即探花李昂英的后裔)在云南做边关大将,当时云南有两族人为争夺朱元璋始造的北帝塑像,几乎要发生械斗,结果由李路远出面调解而重归于好,于是两族人感谢他清廉正直,办事有方,为两族人免去了一场恶斗,就把北帝塑像送给李将军,并被其带回沙湾,此后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诞辰之日,都要抬着北帝塑像出游,同时配合书会及舞龙、飘色等民间艺术助庆,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现在的飘色。

在番禺,飘色活动主要有沙湾及员岗两地。据一些老人说,沙湾飘色是学自员岗,然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。而员岗的飘色艺人崔湛则说,员岗的崔氏家族是从江西迁到番禺,因经常回江西祭拜祖先,也就从江西传人飘色。而沙湾的何氏族谱上曾记载过在康熙年间就有飘色助庆的活动,从时间上看,明显早于李文茂起义,所以,现在多认为沙湾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。

沙湾飘色的发展

沙湾飘色制作工艺代代相传,本地承传的艺人除认真继承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外,更进行改革创新:

1、内容改革

沙湾传统板色逾二百多种,其中大部分对人民仍是有教益的。但部分板色由于受到时代局限,已不符合今天时代精神或意义已大为减色。在挖掘的时候,我们注意剔除封建糟粕,而对原有一些歌颂历史上杰出人物和优美的神话故事、民间传说的板色,则予以保留和加以提高,使它重放光彩。更为重要的是努力创造新的板色。近年来先后创作了《赛龙夺锦》、《雨打芭蕉》、《独占鳌头》等新色版。还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故事,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,经过艺术构思,见诸飘色,使飘色更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。如《嫦娥思乡》、《锦上添花》、《青云直上》、《五连冠》、《银球传友谊》、《襄括七雄》、《为国争光》等新创作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新板色。

2、人物造型的改革

飘色是人物造型艺术,前人追求巧妙奇特,出奇制胜,但由于当时冶炼技术水平较低,因而色梗纤细而负重力低,飘上小孩年龄受到限制,削弱了美的感染力。我们要在人物造型上改革色梗,使色梗纤细精巧,易于装置,以假掩真。可考虑通过冶金技术的处理,使同一纤细的色梗而有较大负重力,从而使飘上小孩的年岁可以增大,使人物形象既显得刚健优美,又保留了凌空而起,飘然而去的“飘”的特点。

3、资金投入方面

80年代初,沙湾海内外乡亲、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资作飘色表演活动经费,以及更新飘色的服装、道具等,支持飘色艺术活动的开展。近年来,番禺市文化局、沙湾镇政府更拨出大量经费以扶持飘色等民间艺术的发展。据不完全统计,从改革开放至今,各方面投入资金近600万元,并为飘色展演专门投资兴建“观色楼”等场所,使专门供研究训练及表演活动的场地增至近万平方米,不断扩展和完善镇内飘色民间艺术研究、展演的基础设施。

4、 队伍建设方面

沙湾飘色的制作工艺是世代相传的。建国前,沙湾的民间艺人凭此技艺谋生,大多数是子承父艺,或传里不传外,保密甚严。建国后,本地政府对此高度重视,成立“沙湾民间工艺研究小组”,将这些被埋没多年的制作技艺,进行编写、研制挖掘、整理,使之得到保存和发展。对于发动老艺人传艺授徒方面,镇文化站更是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,不但重视传统技艺的完整传承,更关心这些能工巧匠的起居生活,使之毫无保留地把飘色技艺贡献出来。因此,飘色艺术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,至今制作技艺的骨干近20人,镇内四个村的表演队伍合计近800人。   解放以前,沙湾飘色在三月三伴随“北帝”出游。解放后多在春节、国庆巡游。近十几年来,沙湾飘色先后到过广州、香港、佛山、中山、开平、吴川等地表演,影视媒体广为传播,被誉之为“南国奇葩”。如今,沙湾镇逢年过节、大型招商、海外交流联谊等大型群众活动,都离不开“沙湾飘色”,此项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活动,它展示了沙湾人良好的精神面貌,并引来无数商机,成为联结海内外乡亲的纽带。

随着“沙湾飘色”的影响不断扩大,不少学者专家纷纷在书籍报刊上发表文章,对沙湾飘色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研讨,引起广泛的关注。一些媒体大量报道了“沙湾飘色”,它的知名度越来越大。沙湾飘色还两次被搬上银幕,在广州表演的录像被选送联合国。近年,沙湾镇政府和文化站还专门组织编印《沙湾飘色简介》,录制专题录像带和VCD等音像资料。番禺区文化馆收集历年飘色的图文资料,建立专门艺术档案;番禺区文化局更把“沙湾飘色”艺术写进《番禺县文化志》。所有这些文字图片音像的记载和传扬,将使“沙湾飘色”流存后世,远播海内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