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沙湾古镇旅游网 >> 文化沙湾>>沙湾名人>>何少霞

何少霞

何少霞(18941942年),名振渠,又名振篪,字乾调,番禺沙湾乡(今沙湾北村)亚中坊人。曾祖父何惠岩,祖父何菊轩(厚),曾任江苏省保应县知县,父与诺。兄何振勋在广东高等政法学校毕业,曾在彭湃组织的海丰县农民革命政权政府工作,后以律师身份受聘任徐闻县县长。弟何振通在黄埔军校受训,于1937年毕业后参加抗日工作,在广州市的小学任教至退休。

何少霞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,有很好的教养,又在广州教忠中学读书,受过“五·四”运动洗礼,思想较为开放。他不但精研广东音乐,且娴熟琵琶、三弦以及各种乐器的演奏,又能创作乐曲和为女伶撰曲。

回乡后,他除在本善女子小学及后来的德明小学、沙湾中学(象贤中学前身)任教外,长期与远房叔父何柳堂、何与年、何少儒等探讨广东音乐的演奏、创作、评论等问题。在演奏上,他与何少儒的琵琶被乡人推为第一。何少儒因多在外任官(官名何维彦),故不以琵琶演奏知名,而何少霞便得了“琵琶精”的美名。

20年代末,何少霞即与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、尹自重、何大傻,以及西洋音乐作曲家何安东等交厚。他们经常来沙湾作客,而著名歌伶张月儿、徐柳仙等,也经常造访请教曲艺,也请为她们“打曲”。张月儿是当时平喉唱家之一,她的首本名曲《游子悲秋》、《一代艺人》等,便是何少霞为其撰写的。

为悼念一代影星阮玲玉的去世,何少霞用她生平主演过的片名,天衣无缝地串成《一代艺人》这粤曲。张月儿唱来哀婉感人,而广受歌迷、影迷们热捧。

时钱大叔是“新月”唱片公司的经理人,以善吹“色士”著名。吕文成善拉二胡及唱子喉,尹自重善拉小提琴,何大傻善爵士鼓,合称“四大天王”。他们在30年代初,邀请何少霞一起到上海,以其琵琶演奏之专,灌录了不少广东音乐的乐曲。里面包括何柳堂、何与年和他自己的作品。

何少霞是广东音乐及粤曲的重要作家之一。其生平创作了大量广东音乐,如《雷峰夕照》、《吕宫水戏》、《下里巴人》、《弱柳迎风》《陌头柳色》、《羽衣舞》、《白头吟》、《蜂蝶争春》……。他原为当时的张月儿、徐柳仙等四大平喉创作过不少粤曲的。但目前能考出的,仅《游子悲秋》、《一代艺人》两首,以及与何蹑天、邓芬合作撰写,由徐柳仙演唱的《梦觉红楼》,其他则有待考究了。因为当时无论广东音乐还是粤曲,作者都以自娱为主,也没有稿费,署名与否只作闲事,以至后人难以考查。

何少霞在国难深重的时期,身处沦陷区的故乡,当一员小学教师,靠每月两担稻谷的月薪,维持一家8口的生计。晚年,他痛感山河破碎、人民颠沛流离而创作的《白头吟》和《夜深沉》等悲愤的广东音乐,莫不引起听众们强烈的共鸣,成为广东音乐的名曲。最后,他在疾病与穷困中离开了人间。